作者:周 诚 曹剑南 龚正刚 来源:《甘肃日报》 阅读次数: 20 发表日期: 2008-5-22 11:40:05 |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但对于临洮中学来说,撒播了无数希望之后必将是沧海桑田,五谷丰登。临洮中学,在北伐的号角中诞生,在抗日的烽火中起步,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中茁壮成长。自1927年建校至今,历经1949年、1969年、2006年三次大融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战线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历年高考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总是名列定西市前茅。 多年来,学校坚持“倡导个性化教育,强化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实施人性化管理,开发潜能,促进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在“明德、求真”的校训和“立足西部贫困地区区域高中教育实际,把学校办成全市一流,全省有知名度,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指导下,以“助飞学生美好理想,成人成才;创造学生美好未来,利国利民”为办学宗旨,以“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佳”为育人目标,形成了“全面发展,文科突出”的办学特色和“文明、博爱、创新、卓越”的校风、“身正、学高”的教风、“好学、向上”的学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从内强素质做起,追求精细化管理。 进入新世纪,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创建,抓住机遇,知难而上,不断加快示范性高中创建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把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亲临一线、主管校长、教务主任牵头,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和教学骨干参加的教学环节检查小组,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地对教案、作业、听课记录以及配套练习进行抽查或统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体教工大会上公布。每学期组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教学情况评议活动,全校每位同学对各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教务处指派专人统计归纳,在任课教师大会上及时反馈,并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一、三、五”培训实施方案》,实施了青年教师成长“青蓝工程”,要求青年教师一年适应教学,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挑起大梁。几年来,该校涌现了不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教师的无私奉献成了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回报师长的力量源泉。 临洮中学不仅拥有122.61亩的校园面积、45678.96平方米的建筑面积、3365.47万元的固定资产,而且拥有按国家一类标准装配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校园网络,还拥有全省一流的生物标本室,内有云豹、梅花鹿等珍稀标本200多件。学校艺术教学设施完善,教学钢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定西市独占鳌头。学校多媒体数字化校园网络斥资290万元,各项配置与微机数量均属全市一流,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临洮中学田径、垒球项目曾被确定为全省传统体育项目,排球、篮球曾被确定为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体音美考生高考成突出,仅2003就有四名美术考生被西安美院录取,成为一所全面培养种类人才的摇篮。 为了强化素质教育,临洮中学把高考升学率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相结合,把班级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从2004年起,学校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并在高一、高二年级中组织开设了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已编写有《地下宝藏——马铃薯》、《马家窑文化与中学历史教学》、《临洮地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报告》等四本校本教材,并将本校教师于基高编著的歌词集《西部的太阳》、《东方的月亮》,全省文科状元庆出蓝之父、本校教师庆党生编著的《家教心得》,王子建参与编写的《洮岷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及《临洮史话》等临洮籍人编著出版的图书和临洮人文史料等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书籍,作为学校的乡土教材,选定具有相关特长的教师进行讲授。同时,学校广泛组织文学社、美术小组、红五月诗会等学生社团和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全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在2007年八十周年校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有18项既富有乡土气息、又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获奖。 2005年,临洮县教育局确定临洮中学为县级高中教师培训基地,2006年,临洮县教育局确定该校为全县高中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学校发挥龙头学校、市级示范性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重视与兄弟学校如特别是薄弱高中的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这些学校结对子,定期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并与康乐一中、临洮县衙下中学、临洮县职业中学、临洮三中等学校签订了帮扶协议,一方面邀请被帮扶学校的教师来校交流,另一方面派遣教师到被帮扶学校任课、举办讲座等,有力地促进了被帮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逐年提高,吸引了兰州、临夏、甘南等周边地区的许多学生前来“就读”。2002年,在该校毕业的甘南籍考生崔文频同学,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30名,被浙江大学录取,2006年,侯正国、郭卓君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四川大学和海南大学录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临洮中学人坚信,在市县各级领导和全县53万父老乡亲的关怀下,继续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加倍努力,上下求索,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定西基础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
[录入:《甘肃日报》 责编:周 诚 曹剑南 龚正刚] |
![]() |
![]() |
![]() |
![]() |
![]() |